國務院關于深化“互聯網!!!!SIMPLE_HTML_DOM__VOKU__PLUS!!!!先進制造業”的指導意見
發布時間:2017-12-04點擊:1188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當前,全球范圍內新一輪科技***和產業變革蓬勃興起。工業互聯網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的產物,日益成為新工業***的關鍵支撐和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的重要基石,對未來工業發展產生全方位、深層次、***性影響。工業互聯網通過系統構建網絡、平臺、安全三大功能體系,打造人、機、物***互聯的新型網絡基礎設施,形成智能化發展的新興業態和應用模式,是推進制造強國和網絡強國建設的重要基礎,是***建成小康社會和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有力支撐。為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互聯網+先進制造業”,規范和指導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現提出以下意見。
一、基本形勢
當前,互聯網創新發展與新工業***正處于歷史交匯期。發達國家搶抓新一輪工業***機遇,圍繞核心標準、技術、平臺加速布局工業互聯網,構建數字驅動的工業新生態,各國參與工業互聯網發展的國際競爭日趨激烈。我國工業互聯網與發達國家基本同步啟動,在框架、標準、測試、安全、國際合作等方面取得了初步進展,成立了匯聚政產學研的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發布了《工業互聯網體系架構(版本1.0)》、《工業互聯網標準體系框架(版本1.0)》等,涌現出一批典型平臺和企業。但與發達國家相比,總體發展水平及現實基礎仍然不高,產業支撐能力不足,核心技術和高端產品對外依存度較高,關鍵平臺綜合能力不強,標準體系不完善,企業數字化網絡化水平有待提升,缺乏龍頭企業引領,人才支撐和安全保障能力不足,與建設制造強國和網絡強國的需要仍有較大差距。
加快建設和發展工業互聯網,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先進制造業,支持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具有重要意義。一方面,工業互聯網是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主要特征的新工業***的關鍵基礎設施,加快其發展有利于加速智能制造發展,更大范圍、更***率、更加精準地優化生產和服務資源配置,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催生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為制造強國建設提供新動能。工業互聯網還具有較強的滲透性,可從制造業擴展成為各產業領域網絡化、智能化升級必不可少的基礎設施,實現產業上下游、跨領域的廣泛互聯互通,打破“信息孤島”,促進集成共享,并為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重要依托。另一方面,發展工業互聯網,有利于促進網絡基礎設施演進升級,推動網絡應用從虛擬到實體、從生活到生產的跨越,極大拓展網絡經濟空間,為推進網絡強國建設提供新機遇。當前,全球工業互聯網正處在產業格局未定的關鍵期和規模化擴張的窗口期,亟需發揮我國體制優勢和市場優勢,加強頂層設計、統籌部署,揚長避短、分步實施,努力開創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新局面。
二、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落實新發展理念,堅持質量***、效益優先,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支撐制造強國和網絡強國建設為目標,圍繞推動互聯網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聚焦發展智能、綠色的先進制造業,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加強統籌引導,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構建網絡、平臺、安全三大功能體系,增強工業互聯網產業供給能力。促進行業應用,強化安全保障,完善標準體系,培育龍頭企業,加快人才培養,持續提升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水平。努力打造國際***的工業互聯網,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和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深入推進“互聯網+”,形成實體經濟與網絡相互促進、同步提升的良好格局,有力推動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
(二)基本原則。
遵循規律,創新驅動。遵循工業演進規律、科技創新規律和企業發展規律,借鑒國際先進經驗,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工業互聯網體系。按照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要求,發揮我國工業體系完備、網絡基礎堅實、互聯網創新活躍的優勢,推動互聯網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引進培養高端人才,加強科研攻關,實現創新驅動發展。
市場主導,政府引導。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強化企業市場主體地位,激發企業內生動力,推進技術創新、產業突破、平臺構建、生態打造。發揮政府在加強規劃引導、完善法規標準、保護知識產權、維護市場秩序等方面的作用,營造良好發展環境。
開放發展,安全可靠。把握好安全與發展的辯證關系。發揮工業互聯網開放性、交互性優勢,促進工業體系開放式發展。推動工業互聯網在各產業領域廣泛應用,積極開展國際合作。堅持工業互聯網安全保障手段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運行,提升工業互聯網安全防護能力。
系統謀劃,統籌推進。做好頂層設計和系統謀劃,科學制定、合理規劃工業互聯網技術路線和發展路徑,統籌實現技術研發、產業發展和應用部署良性互動,不同行業、不同發展階段的企業協同發展,區域布局協調有序。
(三)發展目標。
立足國情,面向未來,打造與我國經濟發展相適應的工業互聯網生態體系,使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水平走在國際前列,爭取實現并跑乃至領跑。
到2025年,基本形成具備國際競爭力的基礎設施和產業體系。覆蓋各地區、各行業的工業互聯網網絡基礎設施基本建成。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不斷健全并規模化推廣。形成3-5個達到國際水準的工業互聯網平臺。產業體系較為健全,掌握關鍵核心技術,供給能力顯著增強,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龍頭企業。基本建立起較為完備可靠的工業互聯網安全保障體系。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大規模推廣應用,推動兩化融合邁上新臺階。
其中,在2018-2020年三年起步階段,初步建成低時延、高可靠、廣覆蓋的工業互聯網網絡基礎設施,初步構建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初步形成各有側重、協同集聚發展的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初步建立工業互聯網安全保障體系。
到2035年,建成國際***的工業互聯網網絡基礎設施和平臺,形成國際先進的技術與產業體系,工業互聯網***深度應用并在優勢行業形成創新引領能力,安全保障能力***提升,重點領域實現國際***。
到本世紀中葉,工業互聯網網絡基礎設施***支撐經濟社會發展,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能力、技術產業體系以及融合應用等***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綜合實力進入世界前列。
- 下一篇:中國工程機械行業何時回暖?